发布日期:2019-06-27 16:45:17
维港夜景中的中银大厦
还有一个无法避免的挑战是,中银大厦被用来与旁边同在施工的汇丰总行大厦进行比较。而在中银大厦与维港之间,已有多座超过70米、阻挡视线的建筑林立其中。汇丰银行与香港政府进行了协商,政府担保其大厦前方的维多利亚海港景观将永远不会被遮挡——也就是大厦前方将不再允许新建任何高层建筑。汇丰总行大厦是一个资金充裕的宏伟建筑项目,建筑师诺曼·福斯特得到任务描述很简单,就是要造“世界上最好的银行大厦”。按照1985年的货币水平,汇丰总行大厦耗资6.68亿美金,是当时最昂贵的建筑。而贝聿铭开始设计前,据当地报纸报道,中银大厦预算1.3亿美金,差不多是汇丰总行大厦的五分之一。198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全球影响力,在经济尚未崛起的时代,这笔投入即使对于政府投资的中国银行来说也已经是高得离谱了。尽管困难重重,但贝聿铭注意到了这个地块的一个重要优势。“由于所在位置正好避开了机场航线,所以与其他坐落于机场北面的建筑不同,这座新大厦可以完全不受高度的限制。”在2000年发表的专访中,他告诉德国记者盖罗·冯·波姆,“造一座高楼不仅可以俯瞰一些香港最卓越的建筑,还可以将整个维多利亚港尽收眼底,更可以远眺九龙。”
设计灵感和独特结构
超过300米的楼高,加上香港当地台风季节强劲的风力,使得建筑物的结构系统需要非比寻常的解决方式。贝聿铭采用了美国著名结构工程师罗伯森的建议,用合成的超强结构体即钢组构成盒状,内灌注混凝土,以之做为抗风力暨承重的主干。他的创新“巨型结构”设计由立柱、对角拉锁和水平加强板组成,用特制连接件使得所有部件协同作用,构成一个整体的三维系统,从而使结构和经济效能发挥到极致,最终比普通的香港高楼节省一半的钢材用量。钢结构设计
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灵感源自竹子,它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结合起来。贝聿铭把大厦比作雨后春笋,正方平面对角划成四组三角形,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,如同节节上升的竹子,象征着力量、生机、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,对于银行而言,其中的含意也不言而喻。传统文化中的风水问题,贝聿铭在设计中也有所考虑,大厦两旁都有泉水,在中国古代房屋相学中水被看做是财源,水流生生不息,隐喻财源广进,象征为银行带来佳运。
中银大厦
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,贝聿铭接受这一任务时,香港已经确定将于1997年回归祖国。工程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地理位置。表面上,花园道1号的地块由于地处中环,炙手可热,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,大厦基地处于四周被高架“绑缚”着的局促用地:首先是没有可供行人进入的通道,其次地块是非常棘手的梯形,以及存在南北方向巨大的地势落差。贝聿铭团队花了近一年时间与政府代表协商,使南侧地块形状得到改善,不仅提供了通道还增加了占地面积,并且拥有了正南正北的朝向。这一点贝聿铭非常看重,他要求大楼朝向要和周边建筑一样——大楼正面必须向北正对维多利亚港。基于历史的原因,建造大厦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,但种种因素却导致了工期的一拖再拖,直到1985年才正式开始施工。钢结构施工
中银大厦与贝式家族
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,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,清朝乾隆年间已是苏州四首富之一。贝聿铭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,10岁随父亲到上海,初中就读上海青年会中学,18岁赴美学习,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。期间贝氏埋首于图书馆,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资讯,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比意的作品是他最醉心的,日后贝氏作品所呈现的雕塑性,就是深受柯比意的影响
据了解,贝聿铭于1982年接受设计中银大厦的委托,是因为他父亲曾是这家银行分行的负责人。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始于1918年,创始经理便是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。1980年代初,香港正努力打造全球金融中心,作为内地在港财富的象征,中国银行需要一个全新的形象。此时贝聿铭在美国已经声名鹊起、成就斐然,这个时候请出贝祖贻的公子贝聿铭来操刀设计新楼,不但自然,而且迎合了“中国人做中国事”这一说法。于是,远在纽约的贝聿铭及合伙人事务所得以在1982年承接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工作。
贝氏全家福(前排左一是贝聿铭)